航运市场太不景气!海运欧线暴跌,航空货运也不好
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最新数据显示,上海港出口欧洲基地港市场运价(航运及航运附加费)为1172美元/TEU,较上期下降20.7%。
据一位英国货运公司高管称:“亚欧西行航线市场似乎陷入了恐慌。我每天都会收到代理人发来的邮件,提供非常低的运费。西行路线没有圣诞高峰,我把这归因于经济衰退。我们不像上次疫情期间那样购物了。”
据悉,上海、天津、深圳至勒阿弗尔、汉堡等北欧集装箱港口的现货运费已降至1000美元/TEU、1800美元/FEU。
与此同时,跨太平洋航线的现货运价也继续下降,长期合同运价下调。航运公司不得不与客户重新谈判现有合同,降低价格。据SCFI介绍,上港出口至美国西部和美国东部基地港口市场的运费分别为1,559美元/FEU和3,877美元/FEU,同比分别下降4.5%和8.2%。
随着市场走弱,年度空运合同消失!海运费继续下降,欧洲线暴跌!
▎航空货运市场旺季不旺,亚太地区的货运量不断下降。
由于亚洲需求放缓、运力回归市场以及传统旺季现货价格下跌,期限超过6个月的固定费率航空货运合同在今年第四季度几乎销声匿迹。
根据基准运价平台Xeneta的数据,截至10月底,期限更长的航空货运合同仅占全球市场的1%,远低于第三季度的17%。
当运费下降时,航空公司通常会延长舱位协议的有效期,通常为12个月。但需求的不确定性与日俱增,运费没有见底的迹象,导致目前6个月以上的合同几乎消失。
根据Xeneta的数据,10月份,航空公司和货代之间缔结的全球航空货运合同中,有一半的合同期限为3至6个月,高于第三季度的36%;10月份,现货市场活跃度升至37%,高于第三季度的30%。
Xeneta航空货运分析师张文文在11月份关于市场现状的网络研讨会上表示:“托运人和货运代理人认为,市场的高度波动不符合他们的长期合同需求。”
波罗的海航空指数显示,本周中国至北美平均现货价格跌至每公斤5.68美元,同比下跌52%;从中国到北欧的平均现货价格为每公斤5.24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33%。
随着美国和欧洲的通胀压力上升,需求减弱,航空公司正在恢复停飞的运力或增加长途航班的频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乘客需求,来自亚洲的运费率下降的速度正在加快。
随着市场走弱,年度空运合同消失!海运费继续下降,欧洲线暴跌!
客机的腹部容量是全球航空货运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疫情发生前,它提供了所有可用客舱的51%。货运能力的稳步恢复对航空托运人来说是个好消息,但不断恶化的经济环境正在减缓货运量的增长。
在最近的航空货运论坛上,航空公司高管和货运代理人表示,他们预计不会出现旺季,也不会出现中国春节前传统的货运量激增。分析师也持相同观点。
航空分析机构WorldACD在近日发布的市场更新报告中指出,今年不存在旺季。“在第四季度,航空货运需求或价格仍然没有季节性增长的迹象。过去几个月的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11月的第二周,这一周通常是旺季。”
ACD报告称,截至11月上半月,亚太地区的货运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而去年同期的需求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11月9日发布的DHL航空货运行业状况报告也指出,第四季度几乎看不到传统的货运量激增迹象,并预测通胀将持续上升至2023年,购买力下降可能导致需求和货运量减少。
国泰航空在最新的10月数据中报告,货运量同比下降20%,至109,425吨,与2019年10月相比下降40%。今年前10个月,与2021年同期相比,货运量下降11.1%,运能下降21.9%。该公司的首席客户和商务官Ronald Lam表示,全球经济逆风和中国的防疫措施继续影响贸易流量和生产。